一、桐庐玩两个整天的话,推荐什么景点
桐庐县位于富春江的中上游,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两江一湖”的中心地段。距杭州西湖90公里,至黄山270公里。
桐庐境内山清水秀,林壑幽深。溶洞奇绝,历来是人们向往的游览胜地。这里有被誉为“本国诸洞冠”的瑶琳仙境,以山景著称的岩溶地下暗河垂云洞,国家森林公园大奇山以及天目溪漂流、富春江七里扬帆等。有被誉为“杭州九寨沟”的野趣旅游胜地白云源,“天然盆景”之称的五云山,风景如画的九里洲等等。还有华夏中药鼻祖圣地”桐君山,东汉古迹严子陵钓台、富春江小三峡、芦茨湾钓鱼岛等.
潇洒桐庐二日游D1:杭州出发到红灯笼乡村家园,参观外婆家,中午品尝农家风味,下午去天目溪漂流,晚住红灯笼小木屋观赏篝火、烧烤、烟花、民族歌舞表演。
D2:上午游览瑶琳仙境,下午游览大奇山国家公园,返程。
富春山水二日游
D1:州出发到大奇山国家木公园游览,晚住桐庐县城(可夜游桐君山、七里扬帆)
D2:上午游览富春江小三峡(严子陵钓台)、下午去天目溪竹筏漂流返程。
二、杭州周边的去哪里可以玩,要有山有水的,玩3天??、?
可去安吉玩
三、富春山的画作
《富春山》为清人,任熊作,为纸本设色,纵133厘米 横30.7厘米。现藏于天津艺术博物馆。
任熊(1823-1857),字谓长,号湘浦,浙江萧山人,曾至上海卖画,工书善画,长于人物,山水和花鸟。
《富春山》描绘的是富春山当地景致。 《富春山居图》是“元季四大家”之冠黄公望79岁时为无用禅师所作。至元四年,黄公望79岁,一次从松江归富春山居,偕好友无用禅师同行。暇日,黄公望始于山居南楼援笔作此长卷。但他经常云游在外,而画卷留在山中,只得“逐旋填札”,故“阅三四载未得完备”。无用似不放心,怕被人夺爱,便请黄公望在画中题文,明确归属。但最后何时完成,终不得而知。清王原祁在《麓台题画稿》中说是经营七年而成,但黄公望自动笔至去世也就只有七年。一幅画画了这么多年,也称得上一奇,全卷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景色,为中国水墨山水的扛鼎之作。黄公望与富阳有着不解之缘。他遍游名山大川,却独钟情于富春山水,晚年结庐定居富春江畔的筲箕泉(今富阳市东郊黄公望森林公园内),在这里度过了他人生最辉煌的时期,留下了一大批杰作。从此,黄公望的名字与美丽的富春江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富春江是造就他成为一代大师的摇篮,而他也为美丽的富春江增添了夺目的光彩。虽黄公望晚年定居今富阳市境内,但画卷内容对比宽敞平坦的富阳江和山峰峻奇峡谷雄伟的桐庐江,就可得知,富春山居图所画内容约80%在桐庐境内富春江的景色,20%为富阳的景色。
明朝末年富春山居图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每天不思茶饭的观赏临摹。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幸被吴洪裕的侄子及时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前段较小,称“剩山图”;后段画幅较长,称“无用师卷”。 乾隆年间,一幅富春山居图被征入宫,乾隆皇帝爱不释手,但在隔年又一幅富春山居图进入清宫。前者称“子明卷”是后人伪造;后者是“无用师卷”,这才是黄公望的真迹。但乾隆皇帝认定“子明卷”为真,并在假画上加盖玉玺,并和大臣在留白处赋诗题词,将真迹当赝品处理。直到近代学者翻案,认为是乾隆皇帝搞错了。从而保住了一个完整的无用师卷。长0.51米、题跋6米多的前半卷《剩山图》存于浙江省博物馆,长6.4米的后半卷《无用师卷》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图绘富春江两岸秋初的景色。开卷描绘坡岸水色,远山隐约,接着是连绵起伏,群峰争奇的山峦,再下是茫茫江水,天水一色,最后则高峰突起,远岫渺茫。山间丛林茂密,点缀村舍、茅亭,水中则有渔舟垂钓。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层次分明,大片的空白,乃是长卷画的构成特色。笔墨上已显然取法董源、巨然,但更为简约利落。山石的勾、皴,用笔顿挫转折,随意而似天成。将近20厘米的长披麻皴,枯湿浑成,功力深厚,洒脱而极富灵气,洋溢着平淡天真的神韵。全图用墨淡雅,仅在山石上普染一层极淡墨色,并用稍深墨色染出远山及江边沙渍、波影,只有点苔、点叶时用上浓墨,但已足以醒目。这是一幅浓缩了画家毕生追求,足以标程百代之作,无怪乎董其昌见了惊呼:“吾师乎!吾师乎!一丘五岳,都具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