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油避暑山庄在什么地方~?
九寨沟漳扎镇
二、游览河曲白朴公园作文400字
我的家乡花草茂盛,风景优美,最有趣的还是白朴公园。它位于河曲县文笔镇东边,那里风景优美,是个美丽迷人的地方。
春天,树木长出了嫩绿的叶子,花朵渐渐地从梦中醒来。小草露出了它的小脑袋,地上的积雪融化了,整个土地苏醒过来了。
夏天,树木长得密密拢拢的,挡住了蓝蓝的天空。那些美丽的小花站在两旁,有红的、黄的、白的、紫的……非常惹人喜爱。最惹小朋友喜欢的是南边用松树摆成的迷宫,从远处看像一个大方块。小朋友们到了那里面,好久才能转出来。
秋天,枫叶和柳树的叶子变黄了,一片片叶子飘飘摇摇在空中自由的跳着舞,走路两旁就像一片金色的地毯。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一片白,大树爷爷披上了雪白的棉衣,整个公园浸在乳白色的白雪中。
白朴公园的另一处景象是那令人神往的古代建筑——文笔塔和碑廊。碑廊亭台的走廊两壁雕刻着许多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和题字。顺着亭台的楼梯往上走就登上了文笔塔。文笔塔非常雄伟壮观,塔身像一支站立在那里的大石笔。登上塔顶放眼望去可以看到我们整个河曲县城的美丽景象。塔壁上雕刻着各种动物,有兔子、龙、蛇、鸟……活灵活现。
白朴公园一年四季风景优美,景色诱人,是个美丽的花园,我非常喜欢美丽的白朴公园,更喜欢我的家乡!
三、带有神话的成语有哪些
1、八仙过海
八仙过海是一种流传最广的中国民间传说。八仙分别为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及曹国舅。
八仙最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最早见于杂剧《争玉板八仙过海》中。相传白云仙长有回于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回程时铁拐李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就是后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八仙过海、各凭本事”的起源。
后来,人们把这个典故用来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别能力而创造奇迹的事。
2、夸父逐日
【解释】:夸父:古传说中的人名。夸父拚命追赶太阳。比喻人有大志,也比喻不自量力。
【出自】:战国列子《列子·汤问》:“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 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夸父自不量力,打算要追赶太阳。他追到太阳降落的隅谷的时候,感到口渴要喝水,于是他就赶往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他又准备到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有赶到大湖,他就因为口渴死去了。
【语法】:主谓式;作定语;形容自不量力
【近义词】自不量力、夸父追日
3、精卫填海
【解释】: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出自】:战国作者不详《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女娃在东海游泳,被淹没无法回归(回家),于是化为精卫,时不时衔西山的木、石,来堵塞东海。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4、开天辟地
【解释】:古代神话传说:盘古氏开辟天地,开始有人类历史。后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
【出自】:三国·吴·徐整《三五历纪》:“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
【译文】:“天地一片混沌如鸡蛋,盘古生在其中,一万八千年,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
5、叶公好龙
【解释】: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出自】:汉·刘向《新序·杂事》记载: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器物上刻着龙,房屋上也画着龙。真龙知道了,来到叶公家里,把头探进窗子。叶公一见,吓得拔腿就跑。
四、九寨沟具体的位置在哪
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