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遇到快递诈骗怎么办?
遇到快递诈骗应该注意陌生链接不要轻易点击,领取快递赔偿不要相信,如有疑问及时联系官方客服!
二、遇到电信诈骗怎么办?
遇到电信诈骗的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冷静思考:保持冷静,不要慌张,避免在紧急情况下做出错误的决定。2. 不要透露个人信息:不要提供个人、银行账户、信用卡等敏感信息给对方,电信诈骗通常试图获取个人信息来进行诈骗。3. 检查对方的身份:可以要求对方提供他们的身份信息,如姓名、单位、电话号码,并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以核实对方的真实性。4. 挂断电话:如果对方的要求或言辞引起了怀疑,可以直接挂断电话,不主动拨打陌生电话或回拨陌生号码。5. 报警: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提供诈骗电话的号码、时间、内容等相关信息。6. 防范措施:平时要加强安全意识和信息安全教育,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定期更新密码,保护个人隐私。记住,遇到电信诈骗不要慌乱,沉着应对,并及时寻求相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
三、qq遇到诈骗怎么办?
遇到诈骗果断举报,拉黑,删除,网络方便了诈骗团伙,所以一定要提高警惕
四、遇到qq群诈骗怎么办?
保留证据,尽快去报警,让警介入,最好有电话那种
五、遇到网络诈骗怎么办回复?
首先,对付各类短信骗术的关键在于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发来的信息。
其次,不要把自己的家庭状况和联系方式轻易透露给陌生人,谨防落入犯罪分子设置的骗局。在社会交往中,一定要给自己留个“底线”,别把家底都交给“新朋友”。
最后,市民不要轻信各种优惠诱惑,特别是陌生短信,轻易不要回复。如果接到违法短信被骗上当的,应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再次提醒大家,收到诈骗短信报警是最好的方法。
六、遇到网购诈骗,你该怎么办?
1. 立即联系卖家和平台
如果发现自己购买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或者收到的商品与描述不符,立即联系卖家并通过购物平台的客服渠道投诉。同时,务必保存好相关的聊天记录和支付凭证,以便举证。
2. 申请退款或售后服务
根据购物平台的规定,申请退款或者售后服务。在申请退款时,填写详细的退款原因和提供相关证据。如果是涉及到虚假宣传或者欺诈行为,也可以申请平台介入处理。
3. 报警处理
如果遇到严重的诈骗行为,例如付款后卖家失联、虚假商品导致财产损失等情况,应该及时报警。在报案时记得提供详细的证据,包括交易记录、聊天记录等。
4. 留意维权时效
不同的购物平台对维权时效有不同规定,因此需要留意维权时效,尽早采取行动。若逾期未处理可能会导致维权失败。
5. 加强防范
在日常网购中,加强防范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选择信誉良好的卖家,谨慎对待价格异常低廉的商品,避免轻信虚假的促销信息。
希望以上的建议对你在网购被骗后能够有所帮助。通过及时的处理和加强防范措施,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
七、遇到境外网络诈骗怎么办?
立马拨打110报警,防止造成更大的损失
八、按摩足疗遇到诈骗怎么办?
遇有诈骗不要惊慌,既已知是诈骗,就应和骗子进行斗争。一般情况下骗子是做贼心虚,不会太多纠缠。如骗子佯装镇静,继续实施骗术,那就直接报警将骗子绳之以法。
九、在英国遇到诈骗应该怎么办?
多名学生指出,带有南欧口音的骗子近期在伦敦牛津街、国王十字火车站等人流聚集地区故意搭讪中国留学生,谎称自己是某国际知名服装品牌设计师,愿意用低价售卖服装给中国留学生,一旦学生上了他们的车,则会被敲诈勒索。
其实,除了这种诈骗方式,IEC还给大家整理了其他同学们亲身遭遇过的诈骗经历,希望大家能够熟悉一下骗子的套路,出门在外,多留个心眼!
【留学生常见诈骗套路总结】
(1) 电话诈骗:你有一起car accident需要处理(英文诈骗)
Source:youtube
不要以为电信诈骗这种只存在于国内,其实在英国照样很猖狂普遍!电信诈骗近几年在国外一直呈高发趋势,针对留学生这样的年轻群体,是仅次于网络诈骗的存在。
他们一般会自称是各种机构的工作人员,比如警察、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等等,用很严肃的语气说你卷入了一起car accident,造成了一些damage或者injury,言辞激烈,充分引起小伙伴们的恐慌情绪。然后再安慰说,其实你们并没有错,只要能赔偿就没事,然后就会哄骗大家把钱打在一个指定账户。
遇到这种骗术,大家不要惊慌,都不需要听完,直接挂了就可以了,然后把这个号码拉入黑名单。如果确实有开车的小伙伴,真的实在害怕也可以直接去警察局询问,求证一下这个事情。
(1) 电话诈骗:你有一封DHL包裹待收(中文诈骗)
Source:Financial Times
也不知道为什么,这届骗子特别“钟爱”冒充DHL工作人员,总是说有重要文件/包裹/违禁品在国内被海关扣留,要补交高额邮资,或是套取地址信息。而且某些骗子还会用转接警察局或是其他各种手段企图“证明”自己的身份。
有的时候这种电话IEC一天都能接两三个,电话号码拉黑了一个又一个。接到这种电话的小伙伴如果真的最近寄送了包裹也别怕,有没有违禁品自己肯定是知道的,就算家人真的还没收到包裹可以去快递公司官网查快递单号,或者从官方途径询问客服。
(2) 电话诈骗:冒充中国大使馆工作人员(中文诈骗)
Source:building
骗子假冒中国驻英大领馆名义,利用+44-20-7299号段开头的伪造号码进行诈骗。他们会把事情讲得很严重——比如说犯了案子或者有文件被扣押要被限制出入境,需要转人工服务,然后套取个人信息以核实身份,要求当事人配合调查或接受“保护”,转款至骗子所持的“安全账户”或链接登录本人网银账户并输入密码。
除了打给留学生,有些骗子甚至还会冒充大使馆打电话给在国内的家长说国外的孩子被绑架或者犯案,要求家长对其银行账户进行转账。
针对这种诈骗,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也专门在今年十月再次通知了留学生们要提高警惕。仅在2020年10月16日当天,就有两名刚刚抵英的留学生上当受骗,共损失人民币100余万元,另有多名留学生在转账前及时主动拨打中国驻英国大使馆领保电话进行核实,所幸得以避免损失。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再次提醒广大在英留学生,尤其是近期抵英的新生:所有以大使馆名义来电,转接国内公安机关并要求转账的,都是诈骗电话!
Source:中国驻英国大使馆
(3) 电话诈骗:冒充银行工作人员(英文诈骗)
Source:rte
据不完全统计,骗子冒充的银行人员包括HSBC、巴克莱、劳埃德等等,一般的套路是确认姓名(一般骗子只知道姓名)后开始问住址等个人信息,再佯装确认信息要你提供银行卡号,security code等等。
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挂掉电话,然后拨打银行官网客服电话确认。千万不要透露任何你的银行卡信息!平常记得把大额的钱都放在savings account里,留一小部分日用的在current account,这样就算真的被盗刷了也不会有特别大的损失。
(4) 无孔不入的低价代缴业务
大家可能在各种微信群里也看到过这种类似的刷屏广告,声称可以打折代缴学费、房租、各种bill,甚至购买苹果产品、奢侈品等等。
Source:微信截图
该类骗局实施流程如下:
1. 向留学生承诺低价缴纳学费,并承诺不成功收费,迷惑性较大
2. 以黑市购得信用卡信息缴纳学费
3. 留学生收到缴纳成功通知后向诈骗分子付款。但在警方和银行将款项追回后,留学生会发现不仅需要重新缴费,而且卷入了犯罪案件
类似的代缴水电房租、代买电脑、代叫Uber外卖等,往往都涉及信用卡犯罪,其背后无非是打一个盗刷-追回之间的时间差。千万不要贪图便宜,抱着侥幸的心理!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的信用卡数据,不让罪犯有可乘之机。
(5) 私人二手物品买卖交易
来到英国之后的同学们都知道,与同城、同校的留学生在二手微信群里互相交易二手物品是件非常普遍的事情。然而,就连交易二手物品都有可能存在诈骗。
这一类的诈骗一般都是用以非常低的价格处理二手物品的名义,利用学生不想多花钱的心理,骗取小伙伴的钱。一般会让你先给钱,然后再发货。也有很多的骗子会用“学长学姐”的名义进行二手买卖,并且用假的学生证换取信任。
之后的故事走向会分两种版本:
一种情况可能会盗取学生的个人信息和账号对国内的父母进行诈骗。有些骗子在发布二手信息时会说更多详细图片请点击某个链接,点进去后手机的QQ密码及其他信息就会被盗取,骗子以此来盗取QQ等社交软件信息,欺骗留学生在国内的亲人及朋友。
Source:图片源自网络
第二种情况以买二手的名义让你拉群,之后在群里实施诈骗!
这种情况对你的伤害可能较小,但是可能会伤害到别人。比如ta加你好友想要你出的二手,跟你约定了一个交易时间之后,让你以为这笔交易成功了。之后ta会以各种理由来要求你帮忙拉ta几个学生微信群,这个时候一定不要理!有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是骗子!
Source:图片源自网络
这是骗子博取了你的信任之后,想利用你的人脉关系进入活跃的学生群,然后在新的学生群里发布私人换汇广告。有些小伙伴可能觉得是学生邀请进来的人不会有问题,就轻易相信了他们,等到打了钱过去却发现对方再也不会回复消息了,才意识到被骗。之后找到“邀请”骗子进群的人,发现是你,居然成为了“间接”骗人的工具,大家的心理也一定不好受。
(7) 网络诈骗:警惕钓鱼网站
Source:mytechdecisions
2018年,英国媒体曝光了一起不法分子仿制了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官网,然后发邮件给留学生,专门骗取学费的案件。这种钓鱼网站的诈骗套路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在学生注册,以及申请远距离课程的时候,直接收费。
第二种则是收集学生们的申请资料,比如:护照号码、手机号码、全名、出生日期,信用卡信息等等,用于后续诈骗。
这种类型的诈骗,一定要注意区分:英国所有官方院校的网址都是.http://ac.uk或者.org结尾,如果不是,请不要点击!或者自行Google关键词,如“纽卡斯尔大学”,搜索到的网站和所给网站不同时也需要特别小心。
另外,仔细检查电子邮件地址后缀,不要打开一封看起来可疑的邮件。欺诈邮件一般以发票的形式从高仿的电子邮件地址发送。
如邮箱结尾为@http://Manchester.ac.uk才是真实的曼彻斯特大学校方邮箱,而山寨邮箱的结尾可能是“@university-of-manchester.ac.uk”。
如果不幸的是你的银行卡密码被钓鱼网站获取了,应该立即打电话给银行,让银行冻结你的账户, 然后再去修改你的密码。
(8) 警惕私人低价租房、转租
Source:NRA
请留学生们在租房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房租中介或者靠谱的在英国呆了很多年的中国房东。
有些骗子欺负学生刚来人生地不熟,在租房环节都开始行骗。首先,骗子说自己有房,但因最近要去外地工作而空置,考虑再三后还是决定把房子租出去,价格会比市场价格还要低,并且提供了房间图片等信息,装模作样地询问你的情况,提到需要查bank statement等,一切都和正常租房的房东差不多。在随后邮件里,他话锋一转,说近期已数次从工作地点返回房子所在城市安排看房,但由于看房的人不讲信用,无法在看房后第一时间提供现金作押金,导致他浪费了很多时间。如果没有检查他的房屋拥有权文件就支付押金,那基本就是跟你的钱说再见了。关键点就是诱使学生交纳各种名义的保证金,加上信誓旦旦的各种承诺。最后保证金一旦交上,那么结局就是人去楼空再也联系不上。
这种案件即使报警,警察大概率也不会管这样的事情。留学生也耗不起这个时间,大多数情况只能自认倒霉,重新再找正规中介进行租房,白白损失了金钱和时间。
其实,骗子的花样层出不穷,除了IEC以上提到的几点之外,也许过段时间他们又出现了新的套路。IEC建议大家牢记以下几点,遇到很像骗术套路的时候一定要冷静处理:
(1) 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不要贪图小便宜、有困难直接找中国大使馆!!!
(2) 切记不要向任何人、任何形式透露你的银行卡信息(银行卡被盗刷在国外非常常见)。不轻信内部关系。更不要轻信以任何名义索取姓名、住址、家庭情况、银行账户等个人信息以及转账、汇款的要求。涉及汇款事宜务必认真判断、谨慎转账。
(3) 另外,最好也要有一部备用手机,可以随时跟家里人保持联系,或者设置一个身边的同学、朋友、老师为紧急联系人。同时如果遇来电人要求“不要与家人朋友联系,以保证他们安全”,或接到陌生人电话通知“交通事故”、“孩子被绑架”、“亲人意外身亡”等信息时务必冷静,待通过官方或者与当地使领馆等渠道核实情况后再处理。
如果你在英国还有遇到过其他骗局的话,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版告诉我们,提醒更多在外的学生,不要上当!多留个心眼!
其他英国院校最新资讯,IEC也将持续为您关注!
想要了解更多英国留学、爱尔兰留学、加拿大留学资讯,请向IEC小助手预约免费咨询!微信ID:uk_iecabroad
十、手机遇到电信诈骗怎么办?
尊敬的用户您好,遇到电信诈骗后,应该立即采用如下方式解决:第一,收集被诈骗的证据,然后去当地公安局报警处理第二,协助公安局去银行冻结对方银行卡,防止对方转移该笔财产第三,如果公安不予立案的话,可以直接去法院申请诉请财产保全,冻结该银行开内容的存款,然后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返还。第四,因为网络诈骗维权难,所以建议尽快采取法律行动,避免损失的不可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