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巫山和忠县哪里地理条件相对好些?
各有各的优点,比如说巫山::::巫山,是重庆市的东大门,是游览长江三峡的必经之地,是长江三峡库区的重镇, 巫山历史悠久,古迹纷呈,资源丰富。早在204万年前“亚洲最早的直立人——巫山人”就在这里生息繁衍。
巫山自然风光独树一帜。闻名中外的长江三峡,巫山拥有巫峡的全部和瞿塘峡的大部份。巫峡以幽深秀丽擅奇天下,峡深谷长迂回曲折,著名的“巫山十二峰”屏列大江南北,尤以神女峰最秀丽。峡中那云雨之多,变化之频,云态之美,雨景之奇,令人叹为观止。唐代诗人元稹传之千古的绝唱“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就是对长江三峡巫山那万古不衰的神韵和魅力的概括。
巫山“三台八景”笼罩着神秘的色彩。“三台”是授书台、楚阳台、斩龙台。“八景”是南陵春晓、夕阳返照、宁河晚渡、清溪渔钓、澄潭秋月、秀峰禅刹、女贞观石、朝云暮雨。
巫山在人口上来说是比较复杂的 总人口62万人(2004年)。民族有汉族、土家族、蒙古族、回族、苗族、彝族、朝鲜族、满族等8个,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9.89%。人口密度为197人/平方公里。
巫山可以说是个重要的旅游圣地。
不过忠县也是个不错的地方它紧靠长江,是长江三峡的腹心地带,境内低山起伏,溪河纵横交错,其地貌由金华山、方斗山、猫耳山三个背斜和其间的拔山、忠州两个向斜构成,最高海拔1680米,最低海拔117米,属典型的丘陵地貌。浩荡长江,穿流而过,流径88公里,汇合溪河28条。
著名景点:石宝寨,天池森林公园,白公祠,皇华。
我认为忠县还是比较不错的地方。
二、邯郸市是哪里的
邯郸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河北省南端,太行山东麓,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东界山东聊城,南临河南安阳,西连山西长治,北接邢台。南北最大纵距104公里,东西最大横距180公里。总面积12062平方公里。居民绝大多数为汉族,还有回、满、蒙古、朝鲜、布依、苗、壮等少数民族。境内主要河流有南运河水系的漳河和子牙河水系的滏阳河及其支流牜亡牛河、涧河、渚河、沁河、输元河、南氵名 河、北氵名 河等。
邯郸市人文历史资源丰富、源远流长。全市现有名胜古迹500多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75处。一是距今7500余年的新石器早期文化的重要代表磁山文化遗址;二是以赵王城、武灵丛台为象征的赵文化;三是以“曹魏三台”和南北响堂石窟为代表的魏齐文化和北朝文化。著名的景点还有插箭岭、梳妆楼、照眉池、京娘湖、黄梁梦吕仙祠、娲皇宫、黑龙洞等 。近两年新建了赵苑旅游区、黄梁梦文化旅游开发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邯郸学步”、“胡服骑射”、“完壁归赵”、“黄梁美梦”、“负荆请罪”、“漳河投巫”等500多历史典故都发生在这里,有“成语之乡”的美称。
邯郸市位于华北平原中部,大部分耕地处在漳河、滏阳河、南黄河组成的平坦肥沃的冲积平原上,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农业综合开发方兴未艾,绿色农业、创汇农业和高科技农业迅速发展。邯郸是全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大名花生、魏县鸭梨、鸡泽辣椒、临漳獭兔等在全国享有盛名,农业开发潜力巨大
三、黑龙江有威海吗?
没有
威海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辖荣成市、文登市、乳山市和环翠区,总面积5436平方公里,总人口246.22万。其中市区面积731平方公里,人口49.6万。
历史沿革 约在7000多年以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公元1398年,明朝在这里设卫屯兵,称“威海卫”。1898年,被英国租借。1930年10月收回,设威海卫行政区。1945年设威海卫市,建国后改称为威海市。1987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升为地级市。
地理特点 这里三面环海,一面接陆。东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相对,西与内陆相接,南可由海上连接东南亚,北与辽东半岛相望,素有“京津的钥匙与门户”之称,为我国距干果最近的地方,是我国重要的海上交通枢纽和北方对外经贸的出口和通道。
气候环境 威海市位于东经121°11′~122°42′,北纬36°41′~37°35′之间,恰好处在我国南北平分线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海洋、山林的调节作用,使这里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2.7℃,平均降水量900多毫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市区依山傍海,环境优美,大气质量、水质和噪音等环境质量指标达到了国家标准,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首批“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也是旅游、避暑、疗养的好地方。
物产资源 全市海岸线长达1000公里,约占山东省的1/3,是我国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之一,盛产对虾、海参、鲍鱼、贝类、藻类及各种经济鱼等300多种海产品;这里还是山东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花生、水果重点产区。“胶东大花生”、“威海苹果”、“荣成黄桃”、“乳山阳梨”等土特产品驰名中外。地下矿藏品种较多,已探明可供开采的有金、铁、铜、锌等30多种。威海的花岗石储量大、石质好,“石岛红”、“文登白”、“乳山黑”花岗石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地级威海市成立以来,我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1999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30.7亿元,比上年增长15%,比1987年增长7.5倍,年均递增21.5%;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26.8亿元,比上年增长9.6%,比1987年增长15.7倍,年均递增29.2%。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由1988年的4.8%提高到1998年的7.4%,总量在全省17个地市中的位次由第12位上升到第6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12项主要经济指标人均值,威海市有6项占全省第一位,5项占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