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槟城人气美有哪些?
槟城的美食在马来西亚享有盛名,一些普通的食材,在槟城厨师的一双巧手烹调之下变成了一款美味的菜肴。可别小看槟城的街边小摊小贩,因为很可能某些不起眼的小吃档已经是传承了数代的名不见经传的槟城美食地点。想要品尝垂涎三尺的炒粿条、叻沙、福建虾面等,只能在这些街边摊档才能找到。而一些道路,白天是商铺,晚上则成为了美食满地的夜市。这些美食聚集地对于想要一下将诸多地道美食一网打尽的游客而言,是最佳去处。
汕头小吃街Kimberly Street
汕头街是槟城的老街,虽然外表看似古旧,却凝聚深厚的文化及几代人的记忆。汕头街附近不乏一些大型的购物商场,但林立在汕头街上的百余家小商店却依然生存着,因为这些商店与街坊之间建立起了一种诚信关系,一代代地传承下去,因此汕头街依然顽强地生存着。汕头街的美食也是槟城出了名的,虽然这里的小吃不及新关仔角的多,但却胜在有针对性,粿条汤、炒粿条、鸭肉粿汁、杏仁糖水都是汕头街响当当的招牌菜,很多报章都曾经在饮食版面头条报道过,因此每天总是有许多游客慕名而来。
牛干冬街 Chulia Street
白天是五金一条街,晚上就是小吃一条街,有非常多的美食。
小印度 Little India
小印度是指槟城Lebuh Pasar附近一带,这里是印度裔马来西亚人聚居的场所,因此小印度的大街小巷两旁都是一些具有浓郁印度特色的商店,主要出售克什米尔丝绸、孔雀羽毛、银器、铜器、香料等。除此之外,小印度也是品尝印度传统美食的绝佳场所,咖喱鱼头、印度米饼及Laddu、Muruku等印度小吃都是游客最喜爱的,游客甚至可以在旁观看印度师傅们是如何制作这些食品。
新关仔角 Gurney Drive
想一次就将马来西亚各式美食一网打尽,一定要前往槟城市中心的新关仔角。新关仔角是槟城最为出名的夜市,每天日落时分,过百个摊档就开始营业,热闹的夜市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大快朵颐。还没走进新关仔角,就已经开始闻到各种食物的香味,令人垂涎三尺。在新关仔角,诸如炒粿条、嚤嚤喳喳、亚参叻沙、福建虾面、炸鸡、鱿鱼等,几乎槟城各地的美食都可以在这里品尝个够。凉凉的海风,香味四溢的美食,熙熙攘攘的人群,让人开怀畅享,喜欢美食的游客决不能错过了。
中路 Jalan Macalister (New Lane)
中路是槟城著名的美食街,因为这里早午晚都可以品尝到各种地道的马来西亚美食。每天早晨,中路的点心茶楼坐满了很多喜欢喝早茶的槟城人,点上几样精致的点心,泡上一壶好茶,就可以舒舒服服地渡过一个轻松的早上。中午时分,中路是上班族的午餐场所,附近工作的人来到中路,吃上个美味的午饭,补充下体力顺便休息下。到了晚上,中路变得异常热闹,来自四面八方的人相聚在餐馆、咖啡厅或者是大排档,慢慢品尝合胃口并且价格合理的菜肴。
红园 Red Garden
有歌手驻唱,怀旧而热闹。环境类似中国的大排档,这里的食物比较全,几乎所有槟城热门的食物都有,味道尚可。如果时间较紧,又想一次将各种小吃一网打尽的,那么来这里吧。
新世界 New World Park
新世界原先为一座游乐场,如今的新世界美食中心是槟城著名的美食天堂,聚集了很多槟城小吃,并且环境优雅干净。每到就餐时段新世界总是挤满了人,在这里芋头糕和水果冰是每个第一次来此品尝美食的游客必点的,此外,一些传统美食,例如叻沙、福建虾面等也是热门菜式。
该答案来自蚂蜂窝官方网站
二、在汕头金砂公园去老妈宫该怎么去?
老妈宫在民权路与升平路交界附近 你可以乘坐2路(小公园--火车站)至小公园站下车 然后步行大约10分钟左右就到了 或者可以直接搭9路车(总工会--陈厝合)至总工会站下车 然后一直走(注意附近有交通灯)你就能看到了
三、峡山有哪些地方可以买衣服?
环美路,位于324国道旁,与金光路、广祥路交界,可以乘坐潮南一路公车于环美路广祥路交界路口下车,亦或者于国道上,乘坐流沙、贵屿方向车辆,于金光路口下车步行几步即可。
四、老妈宫粽球有什么典故?
粽球为潮汕传统民俗食品。外形为六角球状。1920年,张强德父子在汕头市升平路头妈祖宫(即老妈宫)附近摆摊经营粽球,张强德死后,其子张良杰在老妈宫对面小巷内租用一间小铺,开设了顺德号粽球店。因粽球质量好,且占有地利,生意日隆,顺德号的粽球也逐渐成为潮汕和海外潮人所喜爱的老妈宫粽球。做法:主料采用的糯米,必须颗粒饱满且大小均匀。制作时先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6小时,捞起放在竹筛晾干,次日下锅用猪油炒后,加适量上等鱼露,再炒至米粒晶莹透亮,油香润滑,用盆盛装待用。老妈宫粽球里有甜、咸双拼料馅,甜料馅部分为绿豆沙馅(或乌豆沙馅)和水晶馅,外面用猪网膋包裹;咸料馅部分为香菇、虾米、腊肠、方鱼末、莲子、栗子和经腌制的南乳鬃头肉。然后用竹叶、咸草包裹扎成六角球形,放进锅内煮熟。食时解开竹叶盛盘,有棱有角,晶莹润滑、甘甜香咸。当时,老妈宫粽球店里,悬挂一块横匾,写着“食定正知”4个大字。此句一直在潮汕社会流传着。
该答案来自饭菜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