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吕梁什么地方好玩
吕梁好玩的旅游景点挺多的,有些地方很值得一看,比如交城山国家森林公园、白马仙洞、则天圣母庙等等。其中的白马仙洞位于山西离石市东南13公里的九凤山麓。据《汾州府志》载:“世传白马日食民田,逐之,竟入洞,蹄迹犹存,故名。”白马仙洞为一天然石灰溶洞,四周苍山拥翠,漫山松柏,郁郁葱葱,卉草呈祥,百鸟争鸣,群峰拱翠,景色宜人。有快活林、望仙坡、韩仙掌等诸景。洞外原主要建筑有:洞阳观、天王庙、五岳庙、三清阁、圣母殿,始建于贞观年间,为唐将尉迟恭监造。还有交城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吕梁山东麓,距省城太原约56公里,交通极为方便。公园总面积18.7万公顷,自然景观优美,动植物资源丰富,有珍贵树种侧柏林、特色乔木林、观赏林等,世界珍禽褐马鸡、候鸟、野鹿、原麝、金雕等几十种名贵动物栖息于此。园内的千年古刹玄中寺座落于深山幽谷之中,是日本佛教净土宗、净土真宗祖庭,有“曲折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韵味,寺中大雄宝殿内藏经卷3万余卷,是中外佛教文化教育的资料宝库。
二、榆次到白马仙洞多远
榆次区→白马仙洞
173.8公里,2小时55分钟,收费65元
榆次区
1 从起点出发,朝西沿迎宾西街(辅路)行驶20米,稍向左转进入迎宾西街
2 继续沿迎宾西街行驶169米,调头进入迎宾西街
3 继续沿迎宾西街行驶297米,左转
4 行驶247米,右转进入果园巷
5 沿果园巷行驶36米,左转
6 行驶1.3公里,右转进入S316/汇通北路
7 沿S316/汇通北路行驶232米,调头进入汇通北路
8 沿汇通北路行驶6.4公里,进入G108/太榆路
9 沿G108/太榆路行驶2.7公里,稍向右转走太原绕城南段/晋城/临汾/吕梁/古交方向匝道(经武宿B收费站),进入太原绕城高速/青银高速/G2001/G20/环城高速
10 沿太原绕城高速/青银高速/G2001/G20/环城高速行驶13.6公里,从临汾/吕梁/平遥/晋祠/罗城站/晋祠路/G5/G20出口离开,朝G20/晋祠/平遥/吕梁/G5/临汾方向,进入青银高速/G20
11 沿青银高速/G20行驶130.7公里,从吴城/G307出口离开(经吴城收费站),左转进入G307
12 沿G307行驶13.2公里,调头
13 行驶2.3公里,到达终点
白马仙洞
三、山西省吕梁临县哪里最好玩
【景点概况】
位于离石城西公里的安国寺,始建于唐贞观11年。位于城东南25公里九凤山麓的白马仙洞,洞内怪石嶙峋,尖石如剑,方石如床,再进洞有柱石自洞顶倒悬而下,离地三尺,击之铿锵有声,洞内还有若干池潭,水深清澈,此洞是吕梁山脉少见的大型溶洞。东部山岭,北齐称黄垆岭,曾为北齐长城的原始点,明末李自成与明军大战于此,明军溃败。黄垆岭林木茂盛,视野开阔,夏天气候凉爽,山花似锦,秋日万山红遍,十分壮观。
在山西吕梁山中的黄河边上,坐落着一座古镇,这座古镇的名字叫碛口。
历史上的碛口,依傍着黄河的滔滔巨浪把自己的声名推向下游,游向四方。在黄河浪涛中,久久漂流着碛口的名字———这一坐落于山西临县边缘的古渡口。
说它是古渡口,因它与古镇同样出名。这古镇与黄河对岸的陕西吴堡县相对望,千年长相守,成为一双互补的伴侣,成为一对互相依托的搭档,成为两个互相呼应的知音。黄河的浪涛把两地捆缚在一起,联系在一起,而它们互相沟通的桥梁便是渡船。两岸人来人往,都靠着渡船的摆渡。船,这种古老的运载工具,如今又加上了发动机。所以,船在黄河中行驶,便响起了雄壮的充满节奏感的马达声。随着马达声的由远而近,便会有一群一伙的人从陕西过来,来赶碛口的集市。
碛,在当地人的说法里是指黄河上因地形的起伏而形成的一段一段的激流浅滩。黄河的河水在这浅滩上浪花飞溅发出巨大的声响,激起雪喷般的浪花,成为一道景观。难怪当地一些小伙子们、老船工们常常组成队伍,头上扎着白毛巾去冲碛。这在当地是一种壮举,一种冒险的冲刺,一种锻炼意志的极大挑战……
这碛口确是有些古韵的。古老的民居,成为当地第一景观。这里的明代、清代民居,构筑成一条条街道,这些街道又矗立在黄河边。民居,依地形斜坡状组合排列。街巷里,古老的黄河卵石铺成了街面。而那些古老的砖瓦构筑成了房舍,飘逸着一种古韵。房屋已斑驳失修,虽不致残破,但却风骨奇峻。有些当年曾是店铺的高墙大院,展示着这历史上商埠的痕迹。一条条青石,一排排大瓮,一个个油篓子,一座座饮马槽,充分让人们感受着这里历史的辉煌与商业氛围的浓郁。
古街上,自然有不同凡响的陈列。烧饼铺子散发出浓郁的饼香。现打、现烤、现卖,热腾腾、香喷喷,确实诱人。更引人的是这街面上的条编,这些,只不过是日常生活的用具而已,城里人都是很难看到的。而那些鲜亮的铜器,发着黄灿灿的光韵,则更是分外耀眼了。各种铜制品,与碛口的古韵非常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五龙庙,是古镇祈雨的宙宇。它气势不凡地踞于黄河边的高处,俯瞰黄河,居高临下,发出一种威严来。历史上,当地人的祈雨都在这里进行。原来,面对黄河水却依然未能摆脱干旱,于是,五龙庙便常常处于香火鼎盛的状态。
沿湫水河,上行不到两华里,转到碛口背后,有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河的小村庄,因它是在湫水河的转弯处故称西湾村。
西湾是单姓村,村里都姓陈,从村子的布局和房屋的结构上看,西湾村过去的人绝不是普通靠种田吃饭的人,它的气度,它的规模,它曾经有过的繁荣,绝非黄河沿岸的普通小村庄。
碛口的夜虽然安静,却也灯火阑珊。红灯悬于街畔,把古镇的夜照耀得那么安谧,祥和,充满诗意,又让人浮想联翩。到那放河灯的日子,依然是灯。黄河的夜流里,水面浮着成千上万用蜡烛点燃的河灯。红红的灯,从碛口上方的黄河边缘放入黄河,这些灯摇摇摆摆,从黄河上顺流而下。夜幕里的河灯,放着柔和而又诱人的红光,在暗夜中静静地向下游飘去,这又给古镇增添了诗意,古韵……
碛口古镇的街道、店铺是清代山区传统建筑的典范。主街道顺着卧虎山,从东开始,沿湫水河西去,再逆黄河北上,时曲时折。更有趣的是,古镇后街只有200余米,却转了十八道弯,这些建筑完全依地形而建,街道都用石头铺砌,店铺都是平板门,门前都有高圪台。 在主街道南有二道街、三道街,一条比一条短,形成了梯型的建筑格局。
据记载,碛口店铺大规模修建是从清乾隆年间开始的,道光年间,全镇已有店铺60余个,到民国五年,店铺林立,除本县外还有包头、河曲、绥德、府谷、孟门、汾阳、孝义、介休、平遥等地人开的店铺,多达204家。 碛口老字号碛口旅游区民居包括西湾、李家山和寨子山民居。
西湾民居位于碛口镇北1公里处,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西湾民居系明清古建筑群,依山傍水,占据长250米,宽约120米的地带,总面积约3万平米。建筑群由2米多高的村墙封围(现残缺),大院内横有两条街,竖有五条巷,把全院有序地联系起来。院之间又有小门相通,只要进入一个院落,就可通过小门游遍全村,真可谓“村是一座院,院是一山村”。西湾民居是典型的吕梁风格的四合院,历史文化气氛浓厚,有浓郁的黄土文化特色。现保存基本完好的有40处院落。整个建筑群,布局合理,防洪排水畅通。特别是大门、垂花门、照壁、厅堂上的木雕、砖雕、石雕更是独具匠心,沿街沿巷的石匾,各具神韵,是研究黄河流域民俗和明清建筑的极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