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大理丽江旅游跟团好还是自己去好

日期: 栏目:一日游 浏览:0 评论:0

去大理丽江旅游跟团好还是自己去好

去大理丽江旅游还是自己去好。

大理属低纬度高原型季风气候,季节变化不明显,年温差小,年平均气温为15摄氏度,没有明显的严冬酷暑,

寒暑适中,四季如春。白族的很多节日和盛会多集中在每年的3至4月间,此时来游,会感受到浓郁的民族风情。有歌唱到——大理三月好风光,所以在春季,是再适合不过了。

大理旅游攻略

1.衣——大理气候和昆明相似,但平均气温略比昆明低,特别在下关,下关素有“风城”之称,如果夏天去游玩不带件外套的话小心感冒噢。而且要注意的是,大理海拔为2025.8M,紫外线很强,一定要注意防晒。

食——大理的美食也不可小觑,烧饵块(现做的)、凉鸡米线、烤乳扇、饵丝、白族凉粉。

2.住——到了大理就不愁住了,而且要住在古城里才有感觉。古城里的客栈非常之多,价格(标间)一般60(淡季)---120(旺季)不等,我当然没有全部住过,当然其他还有很多很棒的客栈,上网一般能查到。一个好的客栈不仅仅是住着舒服,更多是留下一份回忆和一份美好的感觉吧。

行——从昆明到大理可以坐汽车、火车或者飞机,汽车票大概80左右,5、6个小时就到了(自驾游就很可以省下这一笔费用了);火车票很便宜,35元,但是要坐7、8个小时,想省钱的朋友可以考虑火车。大理机场位于凤仪镇和海东乡交界处,距离大理市区12公里。大理机场有飞往省内昆明、西双版纳的航班(这个太奢侈了,一般人应该不会选择)。

从大理到丽江也不用愁,大理古城里各处有订车票的点,车费100左右,同样5、6个小时能到,但几乎都是盘山公路,不过要相信驾驶员的技术,如果是自驾游也要多加小心,特别到7、8月的雨季时,路会很滑。

大理主要分为下关和古城两部分。下关为主城区,从下关到古城不太远,从下关乘4路、8路公共车,大概30分钟就可达到,车费成人1.5元/人。

3.大理的景点主要为苍山、洱海、蝴蝶泉、古城。

苍山、洱海---苍山畔着洱海,洱海是一个风光明媚的高原湖泊,素以“高原明珠”著称。呈狭长形,从空中往下看,洱海宛如一轮新月,静静的依卧在苍山和大理坝子之间。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泛舟洱海,那干净透明的海面宛如碧澄澄的蓝天,给人以宁静而悠远的感受,让人领略那“船在碧波漂,人在画中游”的诗画一般的意境。

洱海附近有白族渔村,电影《五朵金花》反映的就是那里的生活。如果您去洱海,别忘了到那儿去看一看。

蝴蝶泉---蝴蝶泉,在大理市周城北1公里处,滇藏公路西侧,苍山的云弄峰下。进入公园,缓步上坡,行约半里。过去因农村大量使用农药,花木减少,气候变异等,导致蝴蝶减少;近几年生态逐渐恢复平衡,蝴蝶聚会与日俱增。游览时如未遇蝴蝶会期,可去蝴蝶标本馆参观,也可领略五彩缤纷,大小各异的各种蝴蝶。

中国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是什么?

《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主要按日记述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做了详细记录。

《徐霞客游记》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一部散文游记,在原稿的基础之上,王忠纫手校、季梦良续成稿本,成书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

徐霞客(1587—1641),名宏祖,字振之,霞客是他的别号,江阴(今江苏江阴)人,明代地理学家。他从22岁起第一次到太湖地区进行考察,直到逝世的30多年间,几乎每年都要外出进行地理考察,足迹踏遍了中国的16个省市。他把自己的考察所得记录下来,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徐霞客游记》。这本书以散文和日记体的形式,记载了徐霞客在游历中所经历和观察到的各种地理现象、自然规律、气候状况、动植物情况,乃至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经济状况等。他特别考察和研究了中国石灰岩地貌的分布区域、地貌特征及其发育规律,比西方人的考察早了二三百年。这部著作是中国地理史上的重要著作,在世界地理学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徐霞客对中国水文地理学的发展也故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对长江和盘江作了详细的考察后,写了《江源考》和《盘江考》。这两部书是水利科学史上的重要著作。

徐霞客的游历大致可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始自丁未年(1607年)泛舟太湖、登洞庭山,但因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虽然他的母亲也鼓励他,并为他制作远游冠,以壮行色,但直到天启五年(1625),他每次出游的时间都不会太长,甚至有些年整年家居未出。例如万历三十八年(1610)、三十九年(1611)、四十年(1612)、四十三年(1615)、四十五年(1617)、四十七年(1619)、天启元年(1621)、二年(1622)都未出游;泰昌元年(1620)出游63日;天启三年(1623)出游54日。第二阶段则自天启五年(1625)他母亲王孺人逝世后直到崇祯十二年(1639),他的旅游“不计程亦不计年,旅泊岩栖,游行无碍”,这期间历游浙、闽、赣、楚、粤西、黔、滇等地。吴国华为徐霞客作《圹志铭》,说他的游历“最奇者,晚年流沙一行,登昆仑天柱,参西番法宝,往来鸡足山中,单装徒步,行十万余里,因得探江河发源,寻三大龙脉”。

徐霞客的游历日记,在他自己有生之年并未加以整理编次。他于崇祯十三年(1640)从云南回到故家之后,将游历所记原稿托给他的家庭教师季梦良整理。季梦良先是推辞,后来要接受这项任务之时,徐霞客就过世了,这些文稿被徐的友人王忠纫携去,但此时文稿已有部分遗失。不久,王前往福建任官,仅将原稿略加排序,即交徐霞客之子徐屺带回。徐屺仍将文稿托给季梦良说:“非吾师不能成先君之志也。”于是季梦良“遍搜遗帙,补忠纫之所未补,因地分集,录成一篇”。《徐霞客游记》形成一部完整著作形式,是季梦良的整理之功,这也是《徐霞客游记》的第一个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