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家给我介绍些西安特别的美食?
西安的饮食文化洋溢着浓郁的西北风情,品尝西安众多的风味小吃是游西安的一大乐事。肉夹馍、羊肉泡馍、凉皮、荞面饸饹、葫芦头、烤肉、粉汤羊血等等,都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当地名吃。至西安旅游,品尝西安当地的美食是必不可少的,来一碗西北汉子久不能忘的羊肉泡,尝一下让人回味无穷的肉夹馍,吃一盘辣中有香的凉皮,都可深深烙下对古城西安的永久印象。
主要餐饮街区
西安美食数不胜数,大大小小的食肆遍布街头巷尾。对于游客来说,以下四个街区是各种不同规模餐饮场所比较集中的地方:
1、东大街沿线。这里荟萃了众多秦地饮食老字号,有东门外的老孙家饭庄西部民族饮食苑,东大街上的西安饭庄、老孙家饭庄老店、五一饭店、春发生饭店骡马市店、西安烤鸭店,以及钟鼓楼广场的德发长饺子馆、同盛祥饭庄。
2、南大街精品购物、美食娱乐一条街。主要有永宁宫大酒店、紫荆花夜总会、王子海鲜火锅等高档餐厅,以及多家快餐店、咖啡吧、茶餐厅。
3、北院门、北广济街、大皮院、桥梓口、大麦市等回坊地带。经营各种清真坊上小吃,如泡馍、灌汤包子、烤羊肉、酱卤制品等,在夜色之下,逛回民街区,品坊上美味,别有一番情趣。
4、南二环一带。汇集了全国各地的品牌餐饮企业,也是西安民营餐饮10多年的成就的集中体现。这里既有大众小吃、火锅涮锅、家常炒菜,也有鲍、参、翅、肚等顶级菜品。主要有大香港鲍翅酒楼、顺峰海鲜、小贝壳、竹园村火锅等。
5、东新街夜市,是西安市内规模较大的一个夜市,摊位多,小吃品种非常丰富,以陕西风味为主,兼有全国各地风味小吃,能满足各种不同口味。
此外,还有南稍门夜市、柏树林夜市、北新街夜市、老关庙夜市、交大二村夜市、南院门夜市等众多的平民饮食街区,白天也很热闹,不过夜市则更加红火。
二、在横店开那类餐饮业最受欢迎
如果您喜欢在高雅舒适的酒店里享受美食,那么接待过最多大牌明星的【贵宾楼酒店】是个不错的选择:这里有成龙爱吃的东阳土菜、梁朝伟爱吃的赤身龙虾、刘嘉玲爱吃的西芹百合。而且说不定哪个大牌明星会和您在同时用餐哦!
另外在横店有地标性质的“双子楼”---【旅游大厦】,拥有1200个餐位的国贸大厦,不同季节会举办美食节的【影星大酒店】,都是您在横店之旅的不错选择。
【二景区内的餐馆】
当您在景区游玩得正尽兴不想出去用餐,当然还少不了为您提供方便的景区餐馆,十分周到。更加难得的是这些店的建筑完全和所在景区的风格融为一体,让您用餐也如游玩般兴趣盎然。清明上河图景区里以仿宋朝农家土菜为主的:杨柳岸; 秦王宫景区里的以秦代风格建造的:天下食府;广州街香港街景区旁的以鱼和各种粤菜为主的珠江渔村。位于梦幻谷景区内的万盛兴酒楼里有吴侬软语的评弹,儿童梦工场区域有儿童餐厅,更有各种小吃的美食城:巴拉巴拉。
【三】街边的餐饮店
又如果您喜欢在街边享受美食,那选择就更多了,推荐街道:【康庄路】、【万盛街】。
【康庄路】 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美食集聚地,以各种主题餐厅为主,比如明星郑爽开的小蛋壳炸鸡店、韩国人开的韩国馆,印象江南主题餐厅,本地人最爱的面馆—阿强面馆,还有各类火锅店等,特别是康庄路的金陵街有麦茶主题餐厅,何晟铭、白冰等明星开的星泰泰式餐厅,石川日式料等。
【万盛街】,不足千米,汇聚了来自中国不同地域的风味美食:北京炸酱面、肉饼店、金华的煲庄、大西北的风味大盘鸡、东北的饺子馆、四川的川味馆、福建的沙县小吃、台湾的手抓饼,港式茶餐厅:大城小厨(横店最早的一家港式茶餐厅)、洞天(香港美术指导林泽池的店),辣仔麻辣香锅(香港化妆造型师曾明辉的店)、哈玛翅回转寿司(影星叶璇的店),更有剧组爱光顾的多家烧烤店:比如如雷贯耳的老宋烧烤等,一到晚上还有最热闹的夜市大排档(旅游大厦隔壁)。
不过在这么多店里您依然可以找到一个共同点:大大小小的店里您几乎都能在店家的墙上看到来顾过的明星留影。说不定您吃着吃着,就有个您眼熟的明星进来点菜了。
三、中秋节的介绍
中秋节,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詹(公元785~约827年)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
中秋赏月,最盛是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族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天,东京的所有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扎绸彩的牌楼,出售新启封的好酒。铺子堆满新鲜佳果,夜市之热闹,一年之中少见。显官和豪门,都在自己的楼台亭榭中赏月,琴瑟铿锵,至晓不绝。一般市民则争先占住酒楼,以先睹月色为快,并且安排家宴,团圆子女。“此夕浙江放‘一点红’羊皮小冰灯数十万盏,浮满水面,灿如繁星”(见《武林旧事》)。而“京师赏月之会,异于他郡。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在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常娥,圆如浩月。”(见《新编醉翁谈录》)
明清以来,民间更重视中秋节。《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云:“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
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均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