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一天之内回了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秀山
通海秀山因山色秀美、匾联众多而名冠滇中,素有“秀甲滇南”的美誉。在《大明一统志》里,秀山被列为云南四大名山,与昆明金马山、碧鸡山,大理的点苍山齐名。[8]
秀山位于通海县城南,与城相连。出城步行数百步即可登山。山中禅院森森,曲径通幽。秀山公园经历代修建,构成了三元宫、普光寺、玉皇阁、清凉台、万寿宫、斗天阁、涌金寺、白龙寺等古建筑群。
秀山之美在于秀,在于自然风光与礼乐名邦的完美结合,呈现出一个杏花烟雨江南的诗画世界。
龙兴寺
位于杨广镇大新村五公里许的深山中,始建于明,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年间物。该寺右侧有一天生溶洞,洞中长年流淌着20寸管粗的泉水。传说明朝时洞中有蛟龙,当地人曾请来马祖仙将蛟龙镇服,故建寺塑马祖像以镇慑。寺周围林木丰茂,幽静非常。
于2004年被玉溪市公布为“第 批文物保护单位”。
三圣宫
三圣宫通海县杨广镇小新村,距县城6公里。三圣宫始建于元末,据清乾隆《重修三圣宫碑》载:“……洪武初旧有寺宇”。历经明清历代重建重修,现为清初和清末的建筑。寺中保存下一堂(六扇)木雕槅门,出自清末滇南木雕艺术家高应美之手,槅子门中的构图、布局、人物造型,刀法的巧运均达到了美轮美焕的境地,被省内外学者称之为“海内第一木雕”。
三圣宫布局为三进式两院,由大殿、后东西两厢、中殿、前东西两厢、前殿(重檐)及前、中、后的六个躲间组成,外设围墙并呈船形,墙外双溪环绕而过。难怪木雕槅门中、高应美用竹叶凑成的一首诗写道:“水绕楼船起圣宫,双龙势发脉丰隆。春山拥翠千年秀,不赖丹青点染工。”诗中充分地赞颂了三圣宫的风光景致。
上世纪1993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白龙寺
白龙寺位于秀山后面,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因为寺旁有一泉水,古人就建此寺并塑龙王像供于寺中。白龙寺属一进院前后各三间夹四耳、寺内保存一块明代碑刻,碑阴记录了当时海贝巴(贝币)的捐赠情况。上世纪80年代在白龙寺下开辟了茶花园、牡丹园、兰花园,总占地8000多平方米。
秀山古建筑群于上世纪1987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通海文庙
通海文庙位于通海县城南隅、座落于秀山之麓,南北向。为中轴线分幢迭起单体组合式古建筑群,由红墙(长65米、厚1.9米、高8米)泮池、文明坊、忠烈祠、节孝祠、大城门、乡贤、名宦祠、东庑、西庑、大城殿、钟鼓楼、崇圣祠、尊经阁组成,总占地1.2万平方米。
通海文庙始建于元代,(清·雍正十三年《重修通海庙学记碑》载),于明·万历迁建今址,现存建筑为清初康熙、雍正之物。特别文明坊(建于雍正十一年)气势壮伟雄强。从整体看通海文庙,给人以殿阁层层迭起,庄严肃穆之感。清朝时期,在通海庙学中曾经培养出朱嶟(礼部尚书),公孙翰林的董玘、董健,有名书法家阚祯兆等。
通海文庙于上世纪1998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云南通海县秀山好玩吗?
通海县秀山历史文化公园座落在通海县城南麓。秀山历史文化悠久,初辟于汉,兴建于唐,历经宋、元、明、清朝代,形成了规模宏大,风格迥异的古建筑群落。秀山,汉代称青山,唐代称秀山,宋代称普光山。元、明时称玉隐山,清代恢复秀山之名。民国称“秀山公园”直至2003年。2004年改称“秀山历史文化公园”。
现存最早的古建筑遗迹为宋代的古柏阁。秀山经元、明、清等几个朝代修葺,共有八大古建筑群,即:涌金寺、清凉台、玉皇阁、普光寺、三元宫、田勾町王庙、万寿宫、白龙寺,全山共有9殿、6阁、6廊、13亭、5坊、5祠、4轩、4楼、4塔、2宫,总计为63个单体建筑。
文庙依山就势,层层叠起,给人以状伟瑰丽,庄重森严之感。在层层迭迭的殿宇排列上,都是紧紧地与南北向——紫午线,为主干排列,使人感受到一种恢宏的气势扑面来。
文庙始建于元代,历经明清和民国,至今,部份主体建筑仍然保存完整。而且保存下来的主体建筑都是清初康、雍、乾的遗物。通海文庙,值得让我们的游客了解的东西很多,但是最有代表性的还是“三个第一”,即宫墙(照壁)第一大;文明牌坊第一精湛雄伟;日月华表第一奇特。
宫墙,俗称大照壁,照壁就是照壁,为什么要加一个“大”字呢,我们从宫墙的具体数计就可知道其中的内涵,宫墙长65米,高8.5米,厚1.83米,这在全国的文庙中是没有任何宫墙可以与其比拟的,就京城的国子监(文庙),山东曲阜的孔庙,南京的夫子庙和平遥的孔庙找不到这样伟岸的宫墙(照壁),近在邻邦的建水文庙,从气势的布局上堪称全国第二大孔庙,可惜她没有这样大的照壁。
通海秀山历史文化公园门票价格:
秀山历史文化园门票40元预定价35元
团队预定价30元
1、取票方式:正门售票处
2、门票说明:
①团队20人以上为准
②儿童1.3米以下免票,1.3米以上购买儿童票
③老人70岁以上免票,60-69岁之间购老人票
通海秀山历史文化园开放时间:7:00-18:30